活動目標:
1、了解地震產(chǎn)生的原因
2、如何躲避地震的方法
3、地震的預防
活動過程:
一、地震的由來
我們的地球是個大大的圓球,(師實物演示)我們生活在這個球的表面,為什么人不掉下來呢?因為地球中心有很強的地心引力.那么在這個球的中心有些什么呢?有巖石和巖漿有厚厚的地層.這些東西一直都在運動一刻不停.為了讓他們正常運動不爆發(fā)出來引起地平面的一些才難,人類就想了個好辦法,到處種樹.我們都知道樹有很長很密的根須,這些根須就像許許多多的手一樣把泥土巖石牢牢抓住.這樣就安全多了.
可是現(xiàn)在許多人因為要蓋高樓大廈,為了要開采石油和礦產(chǎn)都把樹拔了,把山開了.這樣地球表面就受傷了,所以就會產(chǎn)生了地震.所以會發(fā)生地震都是人類破壞環(huán)境造成的.
二、地震的躲避方法
地震時地面會晃動,嚴重時墻面會倒塌,但是我們也不要害怕,只要安靜地聽從大人的話,記住躲避的方法就好了.
如果在家里發(fā)生了地震我們要聽爸爸媽媽的話,地晃動的厲害時我們不能朝外面跑,因該要先把門打開,然后找堅固的家具底下,并且要保護好頭部.怎么保護呢?用書包頂在頭上,用被子坐墊蓋上,實在沒有軟的東西保護時,可以用手護住腦后部.然后蹲下緊縮身體,這樣你的膝蓋就能保護好肚子了.
如果地震時我們在馬路上行走,那就盡量跑到開闊的地方去,電線桿玻璃窗招牌等都是危險物品,一定要遠離.
地震時不能做電梯,不能搭乘任何工具.
地震一般時間很短,震動時不能轉(zhuǎn)移,要等地震過后才能轉(zhuǎn)移到安全的地方去.
學習地震自我保護姿勢
三、地震的預防
我們要多留心廣播電視,一旦有預報就要馬上轉(zhuǎn)移.平時我們要保護大自然,多種樹,不亂砍亂伐.讓我們?nèi)祟惡痛笞匀缓推焦蔡?
四、我們能為地震地區(qū)的朋友做什么
討論如何盡自己的力為災區(qū)的朋友做什么。
活動目標:
1、通過演習,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(jù)幼兒園的環(huán)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。
2、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和成人的指揮,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。
3、培養(yǎng)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。
活動準備:
1、錄像和圖片
2、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。
活動過程:
一、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.
1、講述地震來臨時的情況。
看錄像
提問:小朋友看了什么?(幼兒回答如: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)
再看一遍錄像
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,要聽從老師的指揮,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(fā)生。
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么辦?(幼兒討論)
2、看錄像(ppt)
人們安全撤離的圖片(錄像)
二、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
1、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.
提問: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?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。(雙手抱頭、上身向前彎曲,快速撤離)
2、出示班級撤離圖(后門到操場空曠的地方)
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。引導幼兒討論: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?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。
3、啟發(fā)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。如按順序,不擁擠;聽老師的指揮等。
4、組織幼兒"實戰(zhàn)演習"。演練室內(nèi)避震及緊急撤離。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(xiàn)擁擠、用時過長等情況,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,再次演習,使幼兒掌握正確、快捷的撤離方法。
三、讓幼兒了解防震減災的一些基本常識。(圖片)
(1)大地震的危險振動期大約只有一分鐘。強裂地震發(fā)生時,在家中的人可暫躲較堅實的家具如床、桌旁邊(注意不是下面)、或躲在跨度小、剛度強的小房間暫避,如廚房、衛(wèi)生間等處。主震后應迅速撤離到戶外,撤離時要注意保護頭部,可用枕頭等軟物將頭部護住。要注意關(guān)閉煤氣,切斷電源。住在高層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電梯,也不要跑到陽臺上,尤其是不能跳樓。
(2)正在上課的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應躲在課桌和小床旁邊(注意不是下面)。要聽從老師的安排,不要亂跑。在影劇院或其它公共娛樂場所的人們應因地制宜躲避到舞臺下、樂池、桌子、柜臺兩側(cè),保護好頭部,切不可一齊擁向出口。
(3)車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車上的牢固部件,不要急于下車。正在運行的車輛應減速停車,設(shè)法停在開闊處。
(4)如果正在過橋,則要緊緊抓住橋欄桿,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邊轉(zhuǎn)移。
(5)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員不要在狹窄的巷道停留,不要躲進電線、變壓器、煙囪及高大建筑物附近。
(6)人還應該遠離石化、化學、煤氣等易燃有毒的工廠或設(shè)施,如遇到引起火災或有毒氣污染時,應迅速向上風方向撤離。
幼兒園安全教案:地震來了怎么辦? 教師:屈老師 活動目標: 1.通過演習,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(jù)幼兒園的環(huán)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。
2.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,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。 3.培養(yǎng)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。
活動準備: 1.幼兒、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、雜志中有關(guān)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。 2.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。
活動過程: 一、觀看圖片,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。 1.結(jié)合圖片講述地震來臨時的情況。
2.小朋友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?(害怕、擔心)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。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,要聽從老師的指揮,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(fā)生。
3.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么辦?(幼兒討論) 二、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.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。 提問: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?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。
(雙手抱頭、上身向前彎曲,快速撤離)2.出示班級撤離圖,帶幼兒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。引導幼兒討論: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?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。
3.啟發(fā)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。如按順序,不擁擠;聽老師的指揮等。
三、組織幼兒“實戰(zhàn)演習”。演練室內(nèi)避震及緊急撤離。
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(xiàn)擁擠、用時過長等情況,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,再次演習,使幼兒掌握正確、快捷的撤離方法。(更多教案盡在:屈老師教案網(wǎng))。
英盛觀察為您解答:兒童的安全是一切發(fā)展的保障,只有在兒童生命健全的基礎(chǔ)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(fā)展。然而,孩子的安全教育內(nèi)容十分廣泛,涉及的內(nèi)容方方面面,有“交通安全”、“飲食安全”、“用藥安全”、“玩具安全”、“用電安全”、“用火安全”、“著裝安全”、“保健安全”等等。這些如果采取教育孩子不要做什么,不要玩什么的方式,這只是暫時的,也是孩子難以接受的。那么,如何把這些簡單的安全防護知識教給孩子,增強孩子的安全防護意識,學習保護自己的技能和方法,以便處理生活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一些緊急情況。我認為活動是教育的主渠道,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親身經(jīng)歷整個過程,增加體驗,增強安全意識,提高自我保護能力。
一、向孩子講解地震有關(guān)知識
利用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用生動、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地震;結(jié)合圖片、視頻,將地震造成的危害狀況展現(xiàn)給孩子,加深理解。
二、向孩子傳授有關(guān)防震、抗震、減災的知識和方法
(一)教孩子掌握一些地震的前兆
將一些人們長期以來總結(jié)出來的自然界和動物界的反常現(xiàn)象,編成兒歌教給孩子。如:騾馬受驚不進圈,家禽驚叫飛上樹,蛇兒冬眠早出洞,,豬不進圈往外逃,老鼠搬家到處跑,大震之前狗亂叫。
(二)教給孩子避震的知識
1、在學校中怎樣避震
首先教育孩子地震時不要驚慌,要聽從老師指揮。正在上課時,要迅速抱頭、躲在各自的課桌下。也可就近躲到空間狹小并有管道支撐的房間。
在操場或室外,可原地不動蹲下,雙手護住頭部。不要回到教室去。
2、在家怎樣避震
地震預警時間短,要迅速跑到衛(wèi)生間或爬到桌子低下等。
3、在戶外怎樣避震
就地選擇開闊的地方、廣場蹲下或趴下,不要亂跑,不要隨便返回室內(nèi)。
(三)地震發(fā)生后的自救與援救
地震發(fā)生后,如果被埋在廢墟中,要保存體力等待救援;有自救條件的要想辦法自救。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要想辦法呼救,救援別人。
三、在教室安全演練,加強活動效果。小結(jié)活動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。
四、品質(zhì)教育
觀看雅安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涌現(xiàn)出來的無數(shù)可歌可泣、振奮人心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,讓孩子感受到全國人民眾志成城、抗震救災的堅強意志與決心,感受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、堅強與不屈不撓,體現(xiàn)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,體驗全國各族人民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,增強孩子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。
學校應急避震小知識
強烈地震發(fā)生后,學校是容易受災害的地方,特別是中小學。特別是正在上課的教師一定要沉著冷靜,組織好學生的應急避震。首先不要讓學生亂跑,應迅速讓學生躲在書桌旁(不要鉆到書桌下面)用書包護好頭部。盡可能離開外墻和玻璃窗,避開天花板上的懸吊物,如吊燈等。講桌旁,內(nèi)墻墻角處也可暫避。人員應當分散不要過于集中,最好留出通道。震后應有序地迅速撤離,轉(zhuǎn)移到安全地帶。在樓上教室內(nèi)的同學千萬不要跳樓,更不要一窩蜂似的擠向樓梯,這樣會產(chǎn)生很多不必要的傷亡。
正在上課時,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、閉眼、躲在各自的課桌下。
在操場或室外時,可原地不動蹲下,雙手保護頭部。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。
不要回到教室去。
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。
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。
通過地震我們應該這樣教育孩子:1、教會孩子逃生自救的正確方法。2、幫助孩子科學地認識自然界,擺脫人類征服自然的狹隘的認識,更加清醒理智地認識現(xiàn)實世界。3、學會珍惜一切,包括自然界的一花一草,身邊的每一個人,不管是熟悉還是陌生,善待他們。4、支持孩子捐款,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,這種情感體驗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需,不在乎錢的多少。
對于會走路的孩子地震后的個人自救方法
一次大震發(fā)生后,到處是斷坦殘壁,危樓及倒房構(gòu)成的瓦礫堆。在沒有外來人員援救之前,自救是一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斗爭。時間就是生命,從歷次大地震的經(jīng)驗得知,地震發(fā)生后,一天內(nèi)扒出的人,救活率可達80%,第二吞們有30-40%,時間越長,存活率越低。地震對人身的傷害,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,一旦被埋壓后,要做到:
1.被埋壓在廢墟下時,至關(guān)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發(fā)生崩潰,要有勇氣和毅力。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,是自救過程中創(chuàng)造奇跡的強大動力。
2.被壓埋后,注意用濕手巾、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,避免灰塵嗆悶發(fā)生窒息及意外事故,盡量活動手和腳,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,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,避免塌落,擴大安全活動空間,保障有足夠的空氣。條件允許時,應盡量設(shè)法逃避險境,朝更安全寬敞、有光亮的地方移動。
3.被埋壓后,要注意觀察周圍環(huán)境,尋找通道,設(shè)法爬出去,無法爬出去時,不要大聲呼喊,當聽到外面有人時,再呼叫,或敲擊出聲,向外界傳信息求救。
4.無力脫險時,盡量減少體力消耗,尋找食物和水,并計劃使用,樂觀等待時機,想辦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(lián)系。
對于不會走路的孩子應該是 大人們多進行地震演習和互救方法學習
中班安全教案:
《地震來了怎么辦》
班級:中一班
設(shè)計背景:
根據(jù)《綱要》的要求--"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"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(jù)和深遠的實踐意義。當前全球氣候異常,災害頻發(fā)。災害來臨時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毫無防備?,F(xiàn)在資訊發(fā)達,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媒介知道了"地震",也對"地震"感到陌生和好奇。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,設(shè)計了本次活動。
活動目標:
1、讓幼兒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:就近躲避。
2、在情景演練中,幼兒將自救知識轉(zhuǎn)化為自我保護能力。
活動準備:
警報音樂 圖片 視頻
教學過程:
一、引入課題:
小朋友們,我們的房屋,座椅等東西發(fā)生了抖動,你們猜猜誰來了?引入課題地震
二、播放視頻:地震來了
小結(jié):房屋倒塌、森林著火、海嘯、山體滑坡、人員傷亡。(定格畫面:人員傷亡。)
提問:"人被倒塌的房子壓住了,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時,房子是怎么倒的么?
提問:"房屋是哪一層先倒?想想看。"
教師實驗。(結(jié)果是一樓先倒塌)
教師:"小朋友來親自體驗下。"
幼兒實驗。
小結(jié):"經(jīng)過我們的實驗,地震時,一樓最先倒塌。如果發(fā)生地震時,我們在一樓,應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室外,向空曠的地方跑。如果在一樓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樓上的人應怎么辦?"
三、播放室內(nèi)自救視頻;
小結(jié):地震發(fā)生時,樓上的人千萬不能往樓下跑和乘電梯,還不能跳窗。
提問:我們應該怎么做?幼兒回答
三、情境演練:地震中的自救
(一)室內(nèi)自救:
放置房屋、墻角、衛(wèi)生間等。
(二)室外自救:
1、提問:如果地震發(fā)生時,我們在室外,又怎么辦?(幼兒討論)
2、請看視頻,學習室外自救知識。
小結(jié):原離建筑物、躲在空曠的地方、保護好頭部。
3、教師播放警報音樂,幼兒演練
四、結(jié)束活動。
教師:"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自救知識,當?shù)卣饋頃r不用怕!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,來保護自己。小朋友們,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、朋友分享,好嗎?
一、震時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,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。這是因為,震時預警時間很短,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,再加之門窗變形等,從室內(nèi)跑出十分困難;如果是在樓里,跑出來更幾乎是不可能的。但若在平房里,發(fā)現(xiàn)預警現(xiàn)象早,室外比較空曠,則可力爭跑出避震。
二、躲在室內(nèi)結(jié)實、不易傾倒、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,開間小、有支撐的地方;室外遠離建筑物,開闊、安全的地方。
三、應趴下,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,臉朝下,不要壓住口鼻,以利呼吸;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;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,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,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。
四、低頭,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,有可能時,用身邊的物品,如枕頭、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;低頭、閉眼,以防異物傷害眼睛;有可能時,可用濕毛巾捂住口、鼻,以防灰土、毒氣。
五、不要隨便點明火,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充溢;要避開人流,不要亂擠亂擁。無論在什么場合,街上、公寓、學校、商店、娛樂場所等,均如此。因為,擁擠中不但不能脫離險境,反而可能因跌倒、踩踏、碰撞等而受傷。
擴展資料:
地震的前兆
一、地下水異常
1、水位、水量的反常變化。如天旱時節(jié)井水水位上升,泉水水量增加;豐水季節(jié)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斷流。有時還出現(xiàn)井水自流、自噴等現(xiàn)象。
2、水質(zhì)的變化。如井水、泉水等變色、變味(如變苦、變甜)、變渾,有異味等。
3、水溫的變化。水溫超過正常變化范圍。
4、其他。如翻花冒泡、噴氣發(fā)響、井壁變形等。
二、生物異常
動物是觀察地震前兆的“活儀器”,它們往往在震前出現(xiàn)各種反常行為,向人們預示災難的臨近。已發(fā)現(xiàn)有上百種動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現(xiàn),其中異常反應比較普遍的有20多種,最常見的動物異?,F(xiàn)象有:
1、驚恐反應:如大牲畜不進圈,狗狂吠,鳥或昆蟲驚飛、非正常群遷等。
2、抑制型異常:如行為變得遲緩,或發(fā)呆發(fā)癡,不知所措;或不肯進食等。
3、生活習性變化:如冬眠的蛇出洞,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,大批青蛙上岸活動等。
三、電磁異常
電磁異常是指地震前家用電器,如收音機、電視機、日光燈等出現(xiàn)的失靈現(xiàn)象。最常見的是收音機的失靈、手機信號減弱或消失、電子鬧鐘失靈等現(xiàn)象。
四、地聲
臨近地震發(fā)生前,往往有聲響自地下深處傳來,這就是“地聲”。地聲一般出現(xiàn)在震前幾分鐘、幾小時、幾天或更早;以臨震前幾分鐘出現(xiàn)得最多。
五、地光
地光也是臨震前的一種宏觀現(xiàn)象,中國已在多次地震前觀測到,它們一般出現(xiàn)在臨震前或震時,也有出現(xiàn)于震前數(shù)小時或更早的。
地光的顏色很多,有紅、黃、藍、白、紫等,有的也像電火光。它們的形狀各異,有帶狀光、片形光、球狀光、柱狀光、火樣光等。、
參考資料:百度百科 地震
活動目標:
1.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識及地震造成的危害。
2.幫助幼兒掌握地震發(fā)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,掌握逃生技巧。
活動準備準備:有關(guān)地震知識的錄像短片。
活動過程一、觀看地震知識的錄像片段,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。
(一)通過短片讓幼兒了解,由于地球不斷運動,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,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(fā)生破裂或震動,這就是地震。
(二)教師提問: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?地震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呢?
幼兒自由講述:地震時,地面會劇烈震動、裂開大縫,房屋倒塌,家里的東西都被壓壞了,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,地震的確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害。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些避震的知識。
二、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發(fā)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。
(一)小朋友,如果發(fā)生了地震,我們該怎么做呢?
(二)教師對正確的做法進行小結(jié):
1 .當你在室內(nèi)的時候,可以躲在墻角、廁所等容易構(gòu)成三角支撐的地方以及結(jié)識堅固的家具底下或旁邊。用身邊的坐墊、枕頭等柔軟物保護頭部。選好躲藏處后,正確的避震自姿勢為;蹲下,低頭,閉眼或用手保護頭部。還可以用濕毛巾捂住嘴、鼻子以防吸入灰塵和毒氣。千萬不要跑到陽臺或窗戶旁邊,要遠離玻璃門窗,或是懸掛物物下。
2 . 如果是在室外,應該盡快跑到開闊的地方。要遠離樓房、圍墻、樹木、廣告牌等,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橋下面。不要坐在汽車里,要到空曠的廣場避難。
3.千萬不能跳樓或者進電梯。
4.如果被埋,不要驚慌,要想辦法保護自己。可以設(shè)法敲擊能發(fā)出聲響的物體,向外發(fā)出求救信號。
三、教育幼兒在發(fā)生地震時,不慌張,及時躲避,運用逃生技巧。
地震雖然很厲害,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。在地震發(fā)生時,地面開始搖動后,還是有一小段時間可以用來躲避,如果在這段時間內(nèi)躲到安全的地方,就不會受到傷害。
英盛觀察為您解答:兒童的安全是一切發(fā)展的保障,只有在兒童生命健全的基礎(chǔ)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(fā)展。
然而,孩子的安全教育內(nèi)容十分廣泛,涉及的內(nèi)容方方面面,有“交通安全”、“飲食安全”、“用藥安全”、“玩具安全”、“用電安全”、“用火安全”、“著裝安全”、“保健安全”等等。這些如果采取教育孩子不要做什么,不要玩什么的方式,這只是暫時的,也是孩子難以接受的。
那么,如何把這些簡單的安全防護知識教給孩子,增強孩子的安全防護意識,學習保護自己的技能和方法,以便處理生活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一些緊急情況。我認為活動是教育的主渠道,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親身經(jīng)歷整個過程,增加體驗,增強安全意識,提高自我保護能力。
一、向孩子講解地震有關(guān)知識 利用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用生動、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地震;結(jié)合圖片、視頻,將地震造成的危害狀況展現(xiàn)給孩子,加深理解。 二、向孩子傳授有關(guān)防震、抗震、減災的知識和方法 (一)教孩子掌握一些地震的前兆 將一些人們長期以來總結(jié)出來的自然界和動物界的反常現(xiàn)象,編成兒歌教給孩子。
如:騾馬受驚不進圈,家禽驚叫飛上樹,蛇兒冬眠早出洞,,豬不進圈往外逃,老鼠搬家到處跑,大震之前狗亂叫。 (二)教給孩子避震的知識 1、在學校中怎樣避震 首先教育孩子地震時不要驚慌,要聽從老師指揮。
正在上課時,要迅速抱頭、躲在各自的課桌下。也可就近躲到空間狹小并有管道支撐的房間。
在操場或室外,可原地不動蹲下,雙手護住頭部。不要回到教室去。
2、在家怎樣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,要迅速跑到衛(wèi)生間或爬到桌子低下等。 3、在戶外怎樣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的地方、廣場蹲下或趴下,不要亂跑,不要隨便返回室內(nèi)。
(三)地震發(fā)生后的自救與援救 地震發(fā)生后,如果被埋在廢墟中,要保存體力等待救援;有自救條件的要想辦法自救。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要想辦法呼救,救援別人。
三、在教室安全演練,加強活動效果。小結(jié)活動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。
四、品質(zhì)教育 觀看雅安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涌現(xiàn)出來的無數(shù)可歌可泣、振奮人心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,讓孩子感受到全國人民眾志成城、抗震救災的堅強意志與決心,感受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、堅強與不屈不撓,體現(xiàn)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,體驗全國各族人民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,增強孩子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。 學校應急避震小知識 強烈地震發(fā)生后,學校是容易受災害的地方,特別是中小學。
特別是正在上課的教師一定要沉著冷靜,組織好學生的應急避震。首先不要讓學生亂跑,應迅速讓學生躲在書桌旁(不要鉆到書桌下面)用書包護好頭部。
盡可能離開外墻和玻璃窗,避開天花板上的懸吊物,如吊燈等。講桌旁,內(nèi)墻墻角處也可暫避。
人員應當分散不要過于集中,最好留出通道。震后應有序地迅速撤離,轉(zhuǎn)移到安全地帶。
在樓上教室內(nèi)的同學千萬不要跳樓,更不要一窩蜂似的擠向樓梯,這樣會產(chǎn)生很多不必要的傷亡。 正在上課時,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、閉眼、躲在各自的課桌下。
在操場或室外時,可原地不動蹲下,雙手保護頭部。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。
不要回到教室去。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。
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。 通過地震我們應該這樣教育孩子:1、教會孩子逃生自救的正確方法。
2、幫助孩子科學地認識自然界,擺脫人類征服自然的狹隘的認識,更加清醒理智地認識現(xiàn)實世界。3、學會珍惜一切,包括自然界的一花一草,身邊的每一個人,不管是熟悉還是陌生,善待他們。
4、支持孩子捐款,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,這種情感體驗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需,不在乎錢的多少。
聲明:本網(wǎng)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,根據(jù)《信息網(wǎng)絡(luò)傳播權(quán)保護條例》,如果我們轉(zhuǎn)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(quán)利,請在一個月內(nèi)通知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。
蜀ICP備2020033479號-4 Copyright ? 2016 學習鳥. 頁面生成時間:3.645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