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外救護知識大宗 野外救護知識大全鼻出血急救法鼻出血的原因很多,重者出血不止,引起失血性休克。
急救方法:安慰病人不要緊張,然后讓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,頭部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,用一般滴鼻液浸濕棉團塞入鼻腔止血。曬傷處理輕度曬傷:可選擇濕敷,以冷水、脫脂牛奶、燕麥片,蜂蜜來濕敷皮膚,可防止過癢皮膚干燥重度曬傷:若有水皰,若范圍不大,可將其刺破,但勿將表皮剝除.服用維生素E. 注意曬傷好不要使用肥皂香皂和普通化妝品 多種刺傷應急處理 1.先將傷口洗干凈,用酒精等消毒,將刺全部拔出,然后再次消毒。
2.手指甲里扎進刺,如果扎入的刺較淺,可用指甲鉗眉夾取出. 3.如果扎在肉中的刺沒有全部取出時,也可小刀消毒劃開表皮。 4.被樹枝的刺、竹刺或木片刺傷,確信刺不在肉中或已被取出后,5最后是用手擠壓傷口,把傷口中的瘀血擠出來,然后進行消毒,包扎。
6.如果被針或金屬片刺傷,而懷疑有針頭折斷殘留在肉中時,應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緊針眼處的肌肉,速去醫(yī)院或小刀消毒劃開取出. 骨折急救法骨折的分類: a.閉合性骨折—骨折處皮膚無損傷,無裂開、骨折斷端不外露、又稱單純性骨折、b.開放性骨折—骨折處皮膚有創(chuàng)口,甚至骨折斷端刺傷局部肌肉和皮膚,使骨折端和外界相通,容易感染,又稱復雜性骨折。癥狀: 疼痛、骨折肢體功能障礙、局部腫脹、或成角、變短、扭曲等畸形、骨折處有時可觸到骨磨擦音。
處理方法: 1、認真細致檢查局部傷情和全身情況,及時采取正確的止痛、止血、固定措施。 2、固定骨折部位:目的是使骨折不再活動而加重刺傷周圍組織和加重移位變形、減少疼痛。
有創(chuàng)口出血時,包扎止血后再固定,不能將刺出創(chuàng)口外的骨端強行送回內(nèi)。包扎固定后送往醫(yī)院。
脊柱受傷后救護脊柱受到外傷后一般會出現(xiàn)三種情況:一是骨折的碎片直接損傷脊髓,導致傷員發(fā)生截癱;二是骨折沒有損傷脊髓,但傷者出現(xiàn)暫時性截癱;三是骨折沒有馬上損傷脊髓,但由于不適當?shù)陌釀?,引起脊髓繼發(fā)性損傷而導致截癱。因此在脊柱受傷后,應避免脊髓的繼發(fā)性損傷。
最簡單的避免脊髓損傷的方法是防止搬運時脊柱扭曲。具體做法是:三人同時站在傷員的一側,將傷員放置在木板等硬物上進行同向水平搬運,切不可抱或背傷員,也不可用擔架等軟物搬運。
如果讓傷員翻身,一定要遵循“滾動”原則,即同向同時翻動,像滾木頭一樣,切忌“扭麻花”。如果懷疑有頸椎的損傷,還需一人輕輕牽引和固定傷員頭部,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將傷員轉運到醫(yī)院。
頸部外傷救治法頸部一旦發(fā)生外傷,可引起出血、呼吸困難以及循環(huán)障礙。頸部損傷分為閉合性損傷與開放性損傷。
閉合性損傷可引起血腫、皮下氣腫,往往可導致意識消失、脈搏緩慢、血壓下降,同時可出現(xiàn)聲門痙攣。開放性損傷主要危險是大血管損傷引起大出血,多數(shù)發(fā)生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或因血液進入氣管造成窒息。
靜脈損傷,空氣進入血液循環(huán)造成肺、腦的空氣栓塞,頸部皮下氣腫可侵及縱隔,發(fā)生縱隔氣腫,繼發(fā)感染時,可引起嚴重的化膿性縱隔炎。如刺傷神經(jīng),可引起肩、上臂肌肉癱瘓。
若損傷頸部交感神經(jīng)鏈還可出現(xiàn)同側眼球下陷、瞳孔縮小、上眼險下垂、同側面部無汗癥。急救方案: 頸部損傷多數(shù)情況較嚴重復雜,對于頸部大血管出血者,在急救時,只能用無菌紗布填塞止血,然后將健側的上肢上舉過頭做為支架,施行單側加壓包扎法。
對頸部傷不宜在頸部做環(huán)形加壓包扎,以免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,或壓在靜脈影響回流而發(fā)生腦水腫。此外應保持呼吸道通暢,若有血塊堵塞呼吸道,應想方設法消除,對于頸部割傷、刺傷等開放性損傷,應迅速送醫(yī)院進行救治。
螞蝗叮吸的緊急處理螞蝗咽部分泌的液體有抗凝血作用,故傷口流血較多,并出現(xiàn)水腫性皮疹,但多不痛。 一旦被螞蝗叮吸后,局部流血和皮疹都會自然迅速消失,一般不會引起特殊嚴重后果,所以不要驚慌失措,更不要強行拉扯,否則螞蝗吸盤將可能斷入皮內(nèi)。
正確的處理方法是,在被吸叮部位的上方輕輕拍打,或用醋、酒、鹽水、煙水、清涼油等涂抹,螞蝗即自然松脫,然后將被咬傷處的污血擠出,再在傷處涂擦碘酒。如果螞蝗鉆入鼻腔、肛門、陰道、尿道內(nèi),可在被侵入處涂以香油或蜂蜜,等螞蝗自行爬出再除去,創(chuàng)口污染嚴重者應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。
如何處理耳朵里響高山上多與頭部血循環(huán)狀態(tài)及內(nèi)耳缺氧等有關。可張開口大口呼吸多次.也可吞口水緩建.高山升降不易過快.切忌在睡眠狀態(tài)下改變海拔高度. 新肺復蘇如何做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很多,有口對口吹氣法、俯臥壓背法(多用于溺水)、仰臥壓胸法,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。
1.口對口吹氣法:操作方法: (1)病人取仰臥位,即胸腹朝天,頸后部(不是頭后部)墊一軟枕,使其頭盡量后仰。 (2)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,自己深吸一口氣,對著傷病人的口(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)將氣吹入,造成吸氣。
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,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,在病人胸壁擴張后,即停止吹氣,讓病人胸壁自行回縮,呼出空氣。這樣反復進行,每分鐘進行14~16次。
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。
急救知識 戶外運動受傷在所難免,但如果處理得當就可以減輕受傷的后果。
特此,把急救員學習時的筆跡陸續(xù)整理出來。希望能給大家?guī)椭?/p>
如何緊急止血急性出血是外傷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,因此血液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保障。成人的血液約占自身體重的8%,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,血液約有4000亳升。
外傷出血時,當失血量達到總血量的20%以上時,出現(xiàn)明顯的休克癥狀。當失血量達到總血量的40%時,就有生命危險。
現(xiàn)場搶救時,首要的是采取緊急止血措施,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。因而判斷出血的性質對搶救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。
(一)出血的特點 按損傷的血管性質分類; 1、動脈出血:血色鮮紅,血液由傷口向體外噴射,危險性大。 2、靜脈出血:血色暗紅,血液不停地流出。
3、毛細血管出血:血色鮮紅,血液從整個傷面滲出,危險性小。 (二)出血的種類 根據(jù)出血部位的不同分類: 1、外出血:由皮膚損傷向體外流出血液,能夠看見出血情況。
2、內(nèi)出血:深部組織和內(nèi)臟損傷,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或臟器、體腔內(nèi),從體表看不見血。 (三)失血的表現(xiàn) 失血量達全身血量的20%以上時,則出現(xiàn)休克癥狀:臉色蒼白,口唇青紫,出冷汗,四肢發(fā)涼,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,反應遲鈍,呼吸急促,心慌氣短,脈搏細弱或摸不到,血壓不降或測不到。
(四)止血方法 1、指壓止血(壓迫止血): 用手指在傷口上方(近心端)的動脈壓迫點上,用力將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,中斷血液流通達到止血目的。指壓止血是較迅速有效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,止住出血后,需立即換用其它止血方法。
①顳動脈止血: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對下頜關節(jié)處用力壓。用于頭頂及顳部的出血(圖1-1)。
②頜外動脈止血: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處,將頜外動脈壓在下頜骨上。用于腮部及顏面部的出血。
③頸總動脈止血: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,放在氣管外側(平甲狀軟?。┡c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(nèi)可觸到頸總動脈,將傷側頸總動脈向頸后壓迫止血。用于頭、頸部大出血。
此法非緊急時不能用,禁止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,防止腦缺血而昏迷死亡。
④鎖骨下動脈止血: 拇指在鎖骨上凹摸到動脈搏動處,其余四指放在受傷者頸后,用拇指向凹處下壓,將動脈血管壓向深處的第一肋骨上止血。用于腋窩、肩部及上肢的出血。
⑤尺、橈動脈止血: 將傷者手臂抬高,用雙手拇指分別壓迫于手腕橫紋上方內(nèi)、外側搏動點(尺橈動脈)止血。用手手部出血。
⑥肱動脈止血: 將上肢外展外旋,曲肘抬高上肢,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(nèi)側溝處,施以壓力將肱動脈壓于肱骨上即可止血。用于手、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。
⑦股動脈止血: 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,大腿根處可觸摸到一個強大的搏動點(股動脈),用兩手的拇指重疊施以重力壓迫止血。用于大腿、小腿、腳部的動脈出血。
⑧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止血: 用兩手食指或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(足背動脈)和足跟內(nèi)側與內(nèi)踝之間(脛后動脈)止血。用于足部出血。
⑨指動脈止血: 將傷指抬高,可自行用健側的拇指、食指分別壓迫傷指指根的兩側。適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。
2、加壓包扎止血: 先用消毒紗布墊覆蓋傷口后,再用棉花團、紗布卷或毛巾、帽子等折成墊子,放在傷口敷料上面,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緊緊包扎,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度。傷口有碎骨存在時,禁用此法。
用于小動脈、靜脈及毛細血管向血。 3、加墊屈肢止血: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,可在肘窩或膕窩放紗布墊、棉花團、毛巾或衣服等物,屈曲關節(jié),用三角巾或繃帶將屈曲的肝體緊緊纏綁起來。
②上臂出血,在腋窩加墊,使前臂屈曲于胸前,用三角巾或繃帶把上臂緊緊固定在胸前(圖1-12)。 ③大腿出血,在大腿根部加墊,屈曲髖關節(jié)和膝關節(jié),用三角巾或長帶子將腿緊緊固定在軀于上。
注意事項: 有骨折和懷疑骨折或關節(jié)損傷的肢體不能用加墊屈肢止血,以免引起骨折端錯位和劇痛。使用時要經(jīng)常注意肢體遠端的血液循環(huán),如血液循環(huán)完全被阻斷,要每隔一小時左右慢慢松開一次,觀察3-5分鐘,防止肢體環(huán)死。
4、止血帶止血: 用于四肢較大動脈的出血。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傷肢損傷無法再復原時,才可用止血帶。
因止血帶易造成肢體殘疾,故使用時要特別小心。止血帶有橡皮制的和布制的兩種,如果沒有止血帶時亦可用寬繃帶、三角巾或其他布條等代替以備急需。
①橡皮止血帶止血: 先在纏止血帶的部位(傷口的上部)用紗布、毛巾或受傷者的衣服墊好,然后以左手拇、食、中指拿止血帶頭端,另一手拉緊止血帶繞肢體纏兩圈,并將止血帶末端放入左手食指、中指之間拉回固定。 ②就便材料絞緊止血: 在沒有止血帶的情況下,可用手邊現(xiàn)成的材料,如三角巾、繃帶、手絹、布條等,折疊成條帶狀纏繞在傷口的上方(近心端),纏繞部位用襯墊墊好,用力勒緊然后打結。
在結內(nèi)或結下穿一短棒,旋轉此棒使帶絞緊,至不流血為止,將棒固定在肢體上(圖1-15)。 ③用止血帶止血注意事項: 止血帶止血法是大血管損傷時救命的重要手段,但用得不當,也可出現(xiàn)嚴重的并發(fā)癥。
野外急救手冊(一) 野外急救的原則是:遇到事故時,應沉著大膽,細心負責,分清輕重緩急,果斷實施急救方法;先處理危重病人,再處理病情較輕的病人,在同一患者中,先救治生命,再處理局部;觀察現(xiàn)場環(huán)境,確保自己及傷者的安全;充分運用現(xiàn)場可供支配的人力、物力來協(xié)助急救。
處理前觀察 在做具體處理前,需觀察患者全身,并掌握周圍狀況。判斷傷病原因、疼痛部位、程度如何,或將耳朵靠近聽聽呼吸聲。
尤其要注意臉、嘴皮、皮膚的顏色或確認有無外傷、出血、意識狀況和呼吸情形,仔細觀察骨折、創(chuàng)傷、嘔吐的情況。 隨后,更要選擇具體的處理方法。
尤其對呼吸停止、昏迷、大量出血、服毒的情況,不管有無意識,發(fā)現(xiàn)者均應迅速作緊急處理,否則將危及患者生命。在觀察癥狀的變化中,遇癥狀惡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應急處理。
現(xiàn)場要盡量組織好對傷病者的脫險救援工作,救護人員要有分工,也要有合作。 觀察后處理 在活動中發(fā)生的外傷或突發(fā)病況有很多種,所以也需施以各種適當?shù)募本确椒右詰丁?/p>
至于相關癥狀的具體處理方法,在后文詳述。 在做急救處理時,以患者最舒適的方式移動身體。
若患者意識昏迷,需注意確保呼吸道暢通,謹防嘔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。為確保呼吸暢通需讓患者平躺。
若有撞擊到頭部的也要水平躺下,若臉色發(fā)青需抬高腳部,而臉色發(fā)紅者需稍抬高頭部,有嘔吐感者,需讓其側臥或俯臥為宜。 處理完畢后 在緊急處理完將患者交給醫(yī)師之前,需對患者進行保暖,避免他消耗體力,以使癥狀惡化。
接著聯(lián)絡醫(yī)師、救護車、患者家屬。 原則上搬運患者,需在充分處理過后安靜地運送。
搬運方法,隨傷患情況和周圍狀況而定。在搬運中,患者很累,要適度且有規(guī)則的休息,并隨時注意患者的病況。
現(xiàn)場搶救時間緊迫,對病情危重者的救治,一要遵守急救原則,二要抓住重點,迅速按以下步驟檢查患者。 野外急救手冊(二) 急救體位 患者體位應為"仰臥在堅硬平面上"。
如果患者是俯臥或側臥,在可能情況下應將他翻轉為仰臥,放在堅硬平面上,如木板床、地板或背部墊上木板,這樣,才能使心臟擠壓行之有效。不可將患者仰臥在柔軟物體上,如沙發(fā)或彈簧床上,以免直接影響胸外心臟擠壓的效果。
注意保護頭頸部。 翻身的方法:搶救者先跪在患者一側的肩頸部,將其兩上肢向頭部方向伸直,然后將離搶救者遠端的小腿放在近端的小腿上,兩腿交叉,再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后頭頸部,另一只手托住患者遠端的腋下,使頭、頸、肩、軀干呈一整體同時翻轉成仰臥位,最后,將其兩臂還原放回身體兩側。
打開氣道 搶救者行將患者衣領扣、領帶、圍巾等解開,同時迅速將患者口鼻內(nèi)的污泥、土塊、痰、嘔吐物等清除,以利呼吸道暢通。 呼吸道是為氣體進出肺的必經(jīng)之道。
由于意識喪失患者舌肌松弛、舌根后墜,會厭下墜,頭部前傾造成咽喉部氣道阻塞。仰頭舉頦法可使下頜骨上舉,咽喉壁后移而加寬氣道,使氣道打開,呼吸得以暢通。
搶救者將一手置于患者前額并下壓,使其頭部后仰,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于靠近頦部下下頜骨下方,將頦部向前抬起,幫助頭部后仰。頭部后仰程度以下頜角與耳垂間連線與地面垂直為正確位置。
嬰兒頭部輕輕后仰即可。 注意清除口腔內(nèi)異物不可占用過多時間,整個開放氣道過程要在3-5秒內(nèi)完成,而且在心肺復蘇全過程中,自始至終要保持氣道暢通。
看、聽、感覺呼吸 患者氣道暢通后,搶救者利用看、聽、感覺之法3-5秒鐘,檢查患者有無自主呼吸。檢查方法:搶救者側頭用耳貼近患者的口鼻,一看患者胸部(或上腹部)有無起伏;二聽患者口鼻有無呼吸的氣流聲;三感覺有無氣流吹拂面頰感。
人工呼吸 若患者無自主呼吸,搶救者應立即對患者實施人工呼吸--口對口(鼻)吹氣2次。每次吹氣時間為1-1.5秒鐘。
每次吹氣量應為800毫升。 檢查脈搏,判斷心跳 搶救者采用摸頸動脈或肱動脈,觀察是否有搏動5-10秒鐘,判斷患者有無心臟跳動。
檢查時應輕柔觸摸,不可用力壓迫。為判斷準確,可先后觸摸雙側頸動脈,但禁止兩側同時觸摸,以防阻斷腦部血液供應。
若沒有脈搏搏動,可實施胸外心臟擠壓術,擠壓15次,擠壓速度為每分鐘60-80次。 擠壓氣與吹氣之比為15:2反復進行。
連續(xù)做四遍或進行1分鐘后,再判斷,檢查脈膊、呼吸恢復情況和瞳孔有無變化。 緊急止血 搶救者對有嚴重外傷者,還應檢查患者有無嚴重出血的傷口,若有,應當采取緊急止血措施。
避免因大出血引起休克而致死亡。 保護脊柱 因意外傷害、突發(fā)事件造成嚴重外傷,在現(xiàn)場救治中,要注意保護脊柱,并在醫(yī)療監(jiān)護下進行搬動轉運。
避免脊髓受傷或受傷脊柱進一步加重,造成截癱甚至死亡。
就是在戶外遇到事故時,應沉著大膽,細心負責,分清輕重緩急,果斷實施急救方法;先處理危重病人,再處理病情較輕的病人,在同一患者中,先救治生命,再處理局部;觀察現(xiàn)場環(huán)境,確保自己及傷者的安全;充分運用現(xiàn)場可供支配的人力、物力來協(xié)助急救。
一、處理前觀察
在做具體處理前,需觀察患者全身,并掌握周圍狀況。判斷傷病原因、疼痛部位、程度如何,或將耳朵靠近聽聽呼吸聲。尤其要注意臉、嘴皮、皮膚的顏色或確認有無外傷、出血、意識狀況和呼吸情形,仔細觀察骨折、創(chuàng)傷、嘔吐的情況。
隨后,更要選擇具體的處理方法。尤其對呼吸停止、昏迷、大量出血、服毒的情況,不管有無意識,發(fā)現(xiàn)者均應迅速作緊急處理,否則將危及患者生命。在觀察癥狀的變化中,遇癥狀惡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應急處理?,F(xiàn)場要盡量組織好對傷病者的脫險救援工作,救護人員要有分工,也要有合作。
二、觀察后處理
在活動中發(fā)生的外傷或突發(fā)病況有很多種,所以也需施以各種適當?shù)募本确椒右詰丁?
維持呼吸道暢通在做急救處理時,以患者最舒適的方式移動身體。若患者意識昏迷,需注意確保呼吸道暢通,謹防嘔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。為確保呼吸暢通需讓患者平躺。若有撞擊到頭部的也要水平躺下,若臉色發(fā)青需抬高腳部,而臉色發(fā)紅者需稍抬高頭部,有嘔吐感者,需讓其側臥或俯臥為宜。
三、處理完畢后
在緊急處理完將患者交給醫(yī)師之前,需對患者進行保暖,避免他消耗體力,以使癥狀惡化。接著聯(lián)絡醫(yī)師、救護車、患者家屬。原則上搬運患者,需在充分處理過后安靜地運送。搬運方法,隨傷患情況和周圍狀況而定。在搬運中,患者很累,要適度且有規(guī)則的休息,并隨時注意患者的病況。
現(xiàn)場搶救時間緊迫,對病情危重者的救治,一要遵守急救原則,二要抓住重點,迅速按正確步驟檢查患者。
工具刀: 野外求生配備一把多功能的工具刀是不可或缺的。
雖然不一定要使用類似蘭博用的叢林格斗刀,但是瑞士軍刀是必不可少的。它除了集成常規(guī)的小刀、起子、剪刀外,還有配有鋸、螺絲刀、銼刀等工具,甚至還帶有一個放大鏡! 火源: 野外求生沒有火源是不可想象的,無論吃東西、取暖等都離不開貨源,所以野外時最好帶兩種取火的裝備。
打火機和打火石,打火機用起來比較方便,但是不穩(wěn)定,萬一緊急時刻打不著火怎么辦?這個時候就要打火石出場了,打火石極其穩(wěn)定,即使是潮濕的引火物及最難處里的營火,皆可被點燃。利用一點火芒即可將火順利點燃。
每塊打火石平均可使用上千次。被美國軍隊及其它世界各地的軍隊機構所使用。
手電筒: 手電筒在野外求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,在晚上可以不受風的影響,防水的甚至可以在水中工作,所以配備一款好的強光手電是野外急救的救命稻草,緊急時刻甚至可以用它的強光發(fā)射求救信號。所以此款裝備必不可少。
戶外包: 戶外包的作用不言而喻,可以裝一些必不可少的裝備,針線、水壺、救急藥品、醫(yī)療膠布等,針線在關鍵時刻可以做魚鉤和釣線,是不可或缺的,包里最好放上一些能想得到的用得著的必需品。戶外包在野外求生中不可或缺。
水壺: 水是生命之源,沒有食物人可以活幾個星期,沒有水人連幾天都熬不過,所以野外求生中戶外水壺是保命的關鍵,戶外水壺的選擇應該遵循一下幾點,第一重量要輕,因為在野外負重越輕就越節(jié)省體力。第二要結實,這一點也很重要,如果你的水壺不甚掉到地上,如果不結實而破裂,那么你的救命之水就送給大地解渴了。
第三要保溫,熱水可以快速被人吸收,還能提供熱量,因此保溫的水壺也很必要。第四要安全,最好還要環(huán)保,安全最重要的,有很多杯子裝水時間久了會產(chǎn)生有害物質,所以選擇一款好的水壺是對健康負責。
手表: 野外求生中如果不知道時間無疑是十分可怕的,一款好的軍用手表讓這一問題簡單化,軍用手表功能強大,用它可以輕松的辨別方向,軍用手表都有夜光功能,保證您在漆黑的夜晚也能知道具體時間,野外求生佩戴一款軍用手表是必不可少的。
救護常識
一、觸電急救
觸電急救的基本原則是動作迅速,方法正確。
(一)脫離電源
人觸電以后,可能由于痙攣、失去知覺或中樞神經(jīng)失調而不能自行脫離電源,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是救活觸電者的首要因素。
(1)、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,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銷,以斷開電源。
(2)、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,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用干燥木柄的斧頭等切斷電線,或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,以隔斷電流。
(3)、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者被壓在身下時,可用干燥的衣服、手套、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,拉開觸電者或拉開電線,使觸電者脫離電源。
(二) 現(xiàn)場急救方法: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,已經(jīng)失去知覺,但心跳和呼吸尚未終止,應使觸電者安靜平臥,保持空氣流通,并迅速撥打120或送往醫(yī)院;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,呼吸停止或心臟停止跳動,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急救,并撥打急救電話或送往醫(yī)院。
二、中毒窒息事故的救護
搶救人員在進入危險區(qū)域前要戴上防毒面具、自救器等防護用品,必要時也要給中毒者戴上,中毒者還沒有停止呼吸或呼吸雖然停止但心臟還在跳動,在清除中毒者口腔、鼻腔內(nèi)的雜物使呼吸道暢通以后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若心臟跳動也停止了,應迅速進行心臟胸外擠壓,同時進行人工呼吸。
在救護中,急救人員要沉著冷靜,動作要迅速,在進行急救的同時,應通知醫(yī)生到現(xiàn)場診治。
三、硫酸泄漏應救
(一)人體燒傷的應急處理
1、立即脫離或將傷員救離泄漏現(xiàn)場;
2、用大量水流連續(xù)沖洗不少于15分鐘,在沖洗過程中把沾有硫酸的衣服、鞋迅速脫去;
3、送受傷人員到醫(yī)院治療或撥打120急救。
(二)硫酸泄漏處理
1、疏散泄漏污染區(qū)人員到安全區(qū),建立安全警戒區(qū);
2、應急處理人員必須穿戴防酸安全防護用品;
3、大量泄漏用沙土進行堆圍,利用圍堤收集、轉移、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;
4、小量泄漏可用沙土、石灰混合,或用大量水沖洗、稀釋。
四、氰化鈉中毒急救
1、皮膚接觸: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流動清水或5%硫代硫酸鈉溶液徹底沖洗至少20分鐘。就醫(yī)。
2、眼睛接觸: 立即提起眼瞼,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。就醫(yī)。
3、吸入: 迅速脫離現(xiàn)場至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呼吸心跳停止時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(勿用口對口)和胸外心臟按壓術。給吸入亞硝酸異戊酯,就醫(yī)。
4、食入: 飲足量溫水,催吐。用1:5000高錳酸鉀或5%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。就醫(yī)。
五、液氨泄漏應急處理
1、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(qū)人員至上風處,并立即隔離150m,
嚴格限制出入。
2、切斷火源。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防
靜電工作服。
3、盡可能切斷泄漏源。合理通風,加速擴散。高濃度泄漏
區(qū),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、稀釋、溶解。
4、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(chǎn)生的大量廢水。如有可能,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(nèi)。儲罐區(qū)最好設稀酸噴灑設施。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,修復、檢驗后再用。
這個沒什么簡單的,下面這些都很實用1. 野外險情的預防和處置(1)如何避免雷擊野外活動中存在遭受雷擊的危險性。
但是通過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可以顯著地降低這種危險性:①預知打雷和雷擊。先看到亂積云變大,不久即變成雷云,趕緊到安全地方躲一躲。
收音機中有刺耳的雜音、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預兆。②跑向低地。
③遠離高樹或密葉樹林。④遠離鐵塔,去除身上的金屬物,裝入塑料袋中。
⑤如在水域活動,要趕緊上岸。⑥不要聚集在一起,應分散開。
⑦小屋內(nèi)、汽車內(nèi)、巖背陰處或凹處也是很好的躲避之處,但注意不要靠墻。(2)應對落石、雪崩由高處掉落的一塊小石頭有時也會嚴重傷人,甚至致人死亡。
因此在山間行走時,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落石標志,要仔細觀察,分辨浮石,一般講在多石頭的地方,浮石的顏色比周圍石頭新;通過易發(fā)生落石區(qū)域時,應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頭,快速通過;盡量提早發(fā)現(xiàn)落石,及時避讓,避免意外傷害;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頭時,要立刻喊出聲,通知下面的同伴。雪崩的威脅非常大。
因此,進行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時,首先要向當?shù)刈舸蚵犇男┑胤接袧撛谖kU,以避開經(jīng)常發(fā)生雪崩的地區(qū)。由地貌特征也能判斷雪崩常發(fā)地區(qū),如山坡上有雪崩大槽,山坡上方有懸浮的冰川,山脊上有雪檐等。
雪崩前,有雪塊、冰片落下,這時要確認冰落的方向,然后再決定逃離方向。一旦來不及逃脫而卷入雪崩,手腳要快速地像游泳一樣運動,盡量使頭部浮在雪上,同時拋出身上攜帶的一些物品作為標識物,以便別人知道你被雪埋的具體位置,及時營救。
(3)迷路時在山野,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時,稍不留神就會發(fā)生迷路,這時要保持沉著冷靜,然后采取適當?shù)拇胧?。①回到認識的地方。
平時在行進的休息間歇要多注意周圍的風景和標志,一旦迷失方向,最好回到自己認識的地方,用羅盤和地圖確定所處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,重新開始行走。折返時不要直走下坡路,因為下坡路視野小,方向不易確認,這是很危險的。
②做好山路標志。在山野行進時要注意曾經(jīng)走過的人留下的用塑料帶、樹枝或石頭作的記號。
走在前面開路的人,遇到特殊狀況時,要做標志通知后面的人。③如果迷路時天色已晚或從山崖落下受傷,動彈不得,無法按照預定時間到達目的地,這時應做深呼吸,保持鎮(zhèn)靜,不要冒然離開,在原地露宿,減少體力消耗,同時想辦法發(fā)出求救信號靜待救援。
(4)溺水時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復雜水情而無法駕馭時,千萬不要慌張著急,想辦法讓自己浮在水面上,保持浮姿,任水沖流,并注意水波流向,再一點一點由水平方向往岸邊移動。在拯救溺水者時,首先考慮用竹竿、樹枝、繩索拖拉,或者用大木頭、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于水面的物體作為浮具實施間接救護,實在無法解決問題了才入水施行直接救護。
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,就要采取急救措施,施行心肺復蘇術(CPR)。2. 野外傷病的急救在野外生存生活實踐中,常會遇到一些意外受傷和突發(fā)疾病,掌握一些常用的傷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。
(1)感到身體不適時身體不舒服,感到頭昏腦脹時,應放松心情,躺臥下來,解開束縛身體的衣物或包袱。告訴同行者自己的癥狀是發(fā)冷還是發(fā)熱、何處發(fā)痛?然后再考慮處理辦法。
如果臉色發(fā)紅,呼吸急促,不出汗,這很可能是中暑,應將不適者抬到樹蔭下休息,并將頭部墊高,身體平臥,保持安靜,注意降溫,同時可服用人丹、十滴水、淡鹽開水等。有嘔吐癥狀時,要取俯臥姿勢,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頭,放松身體,嘔吐后應漱口,并安靜休息,如癥狀加重,則趕快送醫(yī)院。
打噴嚏、發(fā)寒、頭痛是感冒初期的癥狀,使用普通感冒藥,多休息即可治愈,如果在野外露營時患感冒,應注意多吃溫熱食物,保暖,早睡,讓身體出汗,癥狀就會有好轉,如果遲遲不退燒,可服用解熱劑。腹痛的原因很多,依部位判斷,左下腹部發(fā)痛,可能是食物中毒,或者身體受涼,服用正露丸這類藥品,并注意保暖腹部,放松靜躺休息即可痊愈;右下腹部發(fā)痛,有闌尾炎的危險,可先服用止痛劑,并迅速送醫(yī)院治療;胃部發(fā)痛、發(fā)燒、惡心時,可服用腸胃藥治療。
(2)被昆蟲叮咬或蜇傷一般情況下,被蚊子、跳蚤、臭蟲等叮咬,野蜂、毛毛蟲等蜇傷,蜈蚣、螞蟥等咬傷,涂上風油精、萬金油,或口水、肥皂,即能起到消炎、止癢作用;被野蜂蜇傷后,會產(chǎn)生劇痛、眼花惡心等癥狀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蜂尾部的毒腺及螫針還留在傷口上,應該用小鑷子或小鉗子拔除,不要用手掐。隨后用醋酸涂擦傷口,消腫止痛,也可用野菊花葉、夏枯草搗爛敷傷口;遭到螞蟥叮咬時,不要使勁往外拉,以免拉斷而將螞蟥的吸盤留在傷口內(nèi),引起傷口發(fā)炎、潰爛。
正確的處理方法是,用手掌在旁邊拍擊,螞蟥受到驚嚇會自動調下來,也可用風油精、食鹽灑在螞蟥身上,或用煙頭燙;人的皮膚受到毛毛蟲身上毒毛的侵害,會感到辣、癢、痛,并伴有紅腫癥狀。這時應小心地將毛毛蟲從身上清除,再用膠布粘在皮膚上,揭下時可以將毒毛去除。
還可以采些馬齒莧、蒲公英、野菊花等清熱解毒的草藥搗爛后涂擦或外敷。如果全身出現(xiàn)皮疹,可服用撲爾敏等抗過敏。
經(jīng)常參加戶外活動的話,難免會發(fā)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傷害,如何預防這些意外的發(fā)生,在意外發(fā)生之后,如何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,是驢友們不容忽視的問題。
一 戶外運動常用藥品 1 預防感冒:頭孢氨芐片 速效傷風膠囊。 2 預防腹瀉:氟哌酸膠囊。
3 預防中暑:人丹,風油精,霍香正氣水。 4 預防創(chuàng)傷:碘伏,雙氧水,繃帶,膠布,消毒紗布,消毒棉簽,去痛片,云南白藥 。
5 預防過敏:息斯敏。 另備:驅蚊油,清涼油。
二 清創(chuàng)步驟 1 清潔傷口周圍皮膚。 2 雙氧水反復沖洗傷口。
3 徹底止血(a 壓迫止血 b 冷敷)。 4 清除異物和失活的組織。
三 繃帶包扎 1 包扎原則 a 包扎的部位必須清潔干燥,對皮膚皺襞處如腋下,腹股溝等,用棉墊或綿紙間隔。骨隆突處應用棉墊保護。
b 進行包扎時,應使病人坐臥舒適,扶托患肢,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,暴露包扎的部位 。 c 不用潮濕的繃帶,以免干后收縮過緊,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。
濕布還可刺激皮膚并造成感染。 d 由近心向軀干包扎,繃帶平貼包扎部位,繃帶勿落地污染。
e 用力均勻,不可太松以免脫落,太緊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。指(趾)端最好露在外面,以觀察肢體血液循環(huán)情況。
f 每周繃帶應壓住前周繃帶的1/2或1/3,以達到充分固定并節(jié)省繃帶。 g 包扎完畢,再環(huán)行兩周用膠布或撕開帶尾系法固定;也可用安全別針固定。
但應注意,結扣或別針應放在肢體的外側面,不可固定在傷口敷料上,骨隆突處或病人坐臥時壓著的地方。 2 基本包扎法 a 環(huán)行:在包扎原處環(huán)行纏繞,后一周將前一周完全遮住。
用于各種包扎開始及結束時作固定帶端以及包扎額,項,腕等處。 b 螺旋形:螺旋狀纏繞,后一周遮蓋前一周的1/3至1/2。
用于周徑近似一致的部位,如上臂,大腿,軀干及手指等處的包扎。 c 螺旋反折形:在螺旋形的基礎上每周反折成等腰三角形。
用于包扎周徑不一致的小腿和前臂 d “8”字形:按“8”字的書寫途徑包扎,交*纏繞,每周遮蓋前周的1/3至1/2。用于肩,肘,膝,髖等屈曲關節(jié)和鎖骨骨折 e 回返形:主要用于包沒頭頂和殘肢端。
從中間開始,分別向左右或前后一連串回返包扎,直到將該部全部遮蓋為止 四 骨關節(jié)骨折 1 骨折的專有體征 a 畸形 b 異常活動 在肢體沒有關節(jié)的部位,骨折處發(fā)生異常活動 c 骨檫音或骨檫感 骨折斷端相互磨檫時,可感到骨檫音或骨檫感 以上三種骨折的專有體征,只要發(fā)現(xiàn)其中一種,骨折即可確診 2 骨折的一般表現(xiàn) a 疼痛和壓痛 b 腫脹和瘀斑 c 功能障礙 3 骨折急救原則:搶救生命 妥善處理傷口 簡單而有效的固定 安全迅速地轉移病人 a 了解傷情:對有骨折或可疑骨折的病人,應先了解傷情,重點檢查,注意有無顱腦,胸腹部的合并傷及休克。檢查時動作輕柔,穩(wěn)妥,不要因檢查而加重損傷。
了解傷情后,首先搶救危及生命的損傷,處于休克者應抗休克,有條件應立即輸液。對合并顱腦傷昏迷的病人,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。
盡量減少傷員搬動,以免加重損傷和增加病人痛苦。 b 傷口處理:對開放性骨折傷口,最好用無菌敷料包扎傷口,若現(xiàn)場無無菌敷料,可用認為最清潔的布類包扎。
骨折斷端外露者,現(xiàn)場不能復位,以免造成傷口內(nèi)的污染,自行回復者,應向醫(yī)生說明使其重視。對大血管損傷包扎不能止血者,可用血管鉗鉗夾止血及結扎,或用止血帶,上止血帶肢體遠端血運完全被阻斷,必須注明上止血帶的時間。
c 骨折固定:固定要簡單易行,不要求骨折復位,但對嚴重畸形或骨折斷端頂壓皮膚,肢體遠端有循環(huán)障礙者,可緩慢用力沿長軸方向牽拉肢體,以解除嚴重畸形或對皮膚的壓迫,肢體遠端循環(huán)改善后,才進行固定及搬運。固定材料最適宜用特制夾板或牽引架,否則就地取材,如木棒,木板等。
若現(xiàn)場無適當固定物時,可將骨折的上肢固定于胸壁,下肢一側骨折同健側肢體固定在一起。對脊柱骨折病人應注意搬運方法,若搬運不當,可加重脊髓損傷,即使脊髓無損傷,亦可導致?lián)p傷。
搬運時需2到3人將病人平托在木板上或翻滾到木板上。搬運時必須保持平直,禁止扭曲。
對頸椎骨折病人,必須一人用兩手托住頭部,保持與軀干長軸一致,隨軀干相應的轉動,以防頸椎過伸,過屈和旋轉。平臥于木板上,頭頸兩側用軟物墊好,限制頸部各方向活動。
五 顱腦損傷 一般頭皮外傷清創(chuàng)后繃帶包扎就可。若出現(xiàn)有頭痛,惡心,嘔吐,躁動不安等,提示有顱內(nèi)出血,為繼法性昏迷的前兆!應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(nèi)擔架護送到醫(yī)院,途中有條件可頭部放置冰塊冷敷,減輕出血。
六 胸部損傷 1 肋骨骨折;單處肋骨骨折,繃帶固定胸壁,止痛,防止并發(fā)癥;多根多處骨折,因反常呼吸嚴重影響呼吸和循環(huán)功能,其急救的首要措施是控制反常呼吸,可用厚敷料胸外固定浮動胸壁。 2 損傷性氣胸:胸部損傷時,空氣由胸壁傷口,肺和支氣管破裂處進入胸膜腔。
可分為閉合性,開發(fā)性和張力性。 a 閉合性氣胸 小量,逐漸吸收后可自行痊愈。
肺壓縮〈30%一般僅有輕微疼痛。大量空氣進入胸膜腔時,須立即送醫(yī)院行胸腔穿刺抽氣,或行胸腔閉式引流術,使肺及早擴張。
b 開放性氣胸 首先應迅速封閉胸壁傷口,使開放性氣胸變?yōu)殚]合性氣胸?,F(xiàn)場急救時無無菌敷料,可利用布料,毛巾等暫時覆蓋,有。
這里指的野外四大救護技術應該就是創(chuàng)傷急救四大基本技術——止血、包扎、固定、搬運。
一、止血術
止血技術是外傷急救技術之首。現(xiàn)場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種:
1、指壓止血法
直接壓迫止血:用清潔的敷料蓋在出血部位上,直接壓迫止血。
間接壓迫止血: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的動脈,阻斷動脈血運,能有效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。
2、加壓包扎止血法
用敷料或其他潔凈的毛巾、手絹、三角巾等覆蓋傷口,加壓包扎達到止血目的。
3、填塞止血法
用消毒紗布、敷料(如果沒有,用干凈的布料替代)填塞在傷口內(nèi),再用加壓包扎法包扎。
4、止血帶止血法
上止血帶的部位在上臂上1/3處、大腿中上段,此法為止血的最后一種方法,操作時要注意使用的材料、止血帶的松緊程度、標記時間等問題。
二、包扎術
快速、準確地將傷口用自粘貼、尼龍網(wǎng)套、紗布、繃帶、三角巾或其他現(xiàn)場可以利用的布料包扎,是外傷救護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1、繃帶包扎
手部“ 8”字包扎:它也同樣適用于肩、肘、膝關節(jié)、踝關節(jié)的包扎。
螺旋包扎:適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,對于前臂及小腿,由于肢體上下粗細不等,采用螺旋反折包扎,效果會更好。
2、三角巾包扎
頭頂帽式包扎:適用于頭部外傷的傷員。
肩部包扎:適用于肩部有外傷的傷員。
胸背部包扎:適用于前胸或后背有外傷的傷員。
腹部包扎:適用于腹部或臀部有外傷的傷員。
手(足)部包扎:適用于手或足有外傷的傷員,包扎時一定要將指(趾)分開。
膝關節(jié)包扎:同樣適用于肘關節(jié)的包扎,比繃帶包扎更省時,包扎面積大且牢固。
三、固定術
在體育場館內(nèi)遇有骨折傷病員時,志愿者應保持沉著冷靜。盡量減少對傷病員的搬動,迅速對傷病員進行固定,盡快呼叫120或場館內(nèi)急救人員,以便他們在最短時間內(nèi)趕到現(xiàn)場。
骨折現(xiàn)場固定法:
前臂骨折固定:利用夾板固定 利用身邊可取到的方便器材固定。
小腿骨折固定方法:小腿骨折可利用健肢進行固定。
骨盆骨折固定:可以用衣服、床單、苫布或三角巾等兜住整個臀部,并在兩髖前打結系緊,使骨折骨盆被環(huán)繞加壓固定。
四、搬運術
1、搬運的方法
常用的搬運有徒手搬運和擔架搬運兩種??筛鶕?jù)傷者的傷勢輕重和運送的距離遠近而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。
徒手搬運法:適用于傷勢較輕且運送距離較近的傷者。
擔架搬運:適用于傷勢較重,不宜徒手搬運,且需轉運距離較遠的傷者。
戶外急救處理方法 1、創(chuàng)傷的急救處理:創(chuàng)傷主要分閉合性創(chuàng)傷(挫傷、扭傷等)、開放性創(chuàng)傷(擦傷、刺傷、切割傷、裂傷等)。
處理:閉合性挫傷、扭傷可用云南白藥噴劑等,進行熱敷、理療、推拿、按摩,還可內(nèi)服或外搽跌打筋骨藥水、藥酒、藥粉、藥丸。較大的開放性創(chuàng)傷必須請醫(yī)生進行外科清創(chuàng)術和全面檢查。
較小的開放性創(chuàng)傷要先用無菌鹽水(或就地清水)沖洗,將傷口中的異物除去,然后在傷口處涂上紅汞,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包扎。若有外出血和皮下出血,可用手指或敷料壓迫包扎止血,并以繃帶固定;疼痛可服消炎痛,撲炎痛等。
2、中暑的急救處理:夏天戶外活動排汗多,體內(nèi)的水分鹽分消耗的也很多,如果不及時補充,就會導致中暑或者虛脫。 中暑的主要癥狀有:頭痛、頭昏、耳鳴、惡心、嘔吐、煩躁不安,嚴重者出現(xiàn)痙攣,呼吸及心臟功能障礙。
發(fā)生中暑時,應迅速讓病人立即停止運動,移至陰涼、通風處,墊高頭部,解開衣褲;可喝些冷飲、鹽糖水并用冷水毛巾敷頭部,或冰袋、冰塊置于病人頭部、腋窩、大腿根部等處;有條件的可將病人置于4℃到18℃的水中,并用毛巾按摩四肢皮膚,使皮膚血管擴張,加速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散熱,嚴重者及時送醫(yī)院。 3、溺水的急救處理:仔細觀察呼吸和心跳情況,對呼吸、心跳停止者,馬上做人工呼吸搶救,并及時叫救護車。
4、食物中毒的急救處理:在戶外飲食應當十分注意,但萬一吃了不干凈的食物遇到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的癥狀的話那就是食物中毒了。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辦法就是催吐。
當然,這種緊急處理并不是治療食物中毒的最好辦法,只是為了治療急性食物中毒爭取時間。在緊急處理后,應該馬上請病人去醫(yī)院治療。
去醫(yī)院治療前不要輕易服止瀉藥,以免貽誤病情。輕癥者可服用氟呱酸、黃連素等藥,嘔吐、腹瀉次數(shù)多者要及時補充含糖、鹽的水分。
5、毒蛇咬傷的急救處理:入秋后,天氣轉涼,蛇類活動也變得頻繁,戶外活動時如果不幸被蛇類咬傷,先查看是否為毒蛇所傷:若在兩排牙痕的頂端有兩個特別粗而深的牙痕,說明是毒蛇所咬;若僅是成排的細齒狀“八”字形牙痕,說明被無毒蛇所咬。 處理:無毒蛇咬后無須特殊處理,只需用紅汞和碘酊藥物外搽傷口包扎后即可;若被有毒蛇所咬,則要盡快將肢體用帶子在近傷處5公分作環(huán)形結扎,每半小時放松帶子1-2分鐘,同時設法除去傷口內(nèi)的毒液,最好用雙氧水或0.1%高錳酸鉀沖洗傷口,破壞毒汁,亦可用冷開水、鹽水或清潔生水代替,沖洗后用消毒的小刀或刀片把兩毒牙痕間的皮膚劃開,再用手指擠壓,緊急情況,可用嘴直接對傷口吮吸,吸后立即吐出并用清水漱口,但有齲齒,口腔粘膜或嘴唇破損者,禁用此法,以免中毒,并盡早用藥:內(nèi)服半邊蓮80-90支,半邊蓮和雄黃一起搗爛,制成漿狀外敷,每日換一次。
好的蛇藥有:湛江蛇藥、南通蛇藥、廣州蛇藥、蛇傷解毒片等。
聲明:本網(wǎng)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(chǎn)權,根據(jù)《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,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,請在一個月內(nèi)通知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。
蜀ICP備2020033479號-4 Copyright ? 2016 學習鳥. 頁面生成時間:3.314秒